?
多肉界的普货之王观音莲
观音莲也称观音座莲、佛座莲,隶属景天科,长生草属。因其形酷似佛教中观音,菩萨的莲花宝座,象征幸福吉祥永保平安,造型端庄、较易成活、繁殖的特性受到许多肉友的青睐,号称多肉界的普货之王。
国外的肉友还叫它“母鸡和小鸡”(henandchicks)可见它的繁殖能力是多么强大。
观音莲Sempervivumtectorum来源
观音莲原本生活在欧洲中南部的高山上。这里都是贫瘠的碎石,所以它的叶片变得肥厚多汁,用来储存宝贵的水和营养。欧洲人见到这花朵一样的植物在山上傲然“盛开”,连冬天也不凋落,反而每年越繁殖越多,于是认为它可以永生。长生草属的拉丁文Sempervivum就是由simper(永远)和vivus(生存)两个词组成的。
欧洲中南部生长的观音莲形态
莲座株型较大且向外张开,稍扁平,通常直径5-7厘米(较小的植株直径约3厘米,老株单株直径可达20厘米)。叶片表面无毛光滑或有细微的软毛,通常呈绿色或稍带蓝灰色,有时叶尖呈暗红色至紫红色。花杆粗壮,长20-50厘米,表面具浓密粗糙的白毛,从生长点长出。花瓣白色或紫色,带有红色纹路,大体呈紫色,呈整齐的披针状排列,先端有尖,背部有纤毛和软毛。花丝呈亮紫红色。雄蕊呈橘红色。
土壤
宜用排水、透气性良好的沙质土壤栽培,以便于多余水分的排除和植物根部的生长;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沙土和园土各1/3配制(也可适当提高腐叶土(或泥炭土)的比例)。每1~2年于春季换盆一次,可将坏死的老根剪去。
容器
为避免根部水分淤积,最好选用底部带排水孔的盆器,新手种植时可选用透气性良好的陶盆;玻璃容器吸热且透气性差,慎用。
光照
光照越充足、昼夜温差越大,叶片色彩越鲜艳,株型越紧凑,最好每三、四天把盆转个方向,使莲花四面都能受到光照,会使它形态均匀。在温度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放到室外养护,在光照充足处生长的植株,叶片肥厚饱满,株形紧凑,叶色靓丽。光照不足或土壤水分过多时徒长,全株呈浅绿色,叶片稀疏间距伸长,加速向上生长,严重影响观赏性,甚至可能因植株的光合作用受阻而死亡。夏天时需置于稍阴处以免灼伤。
浇水
因植株内部水分含量高,观音莲在过度潮湿的环境下非常容易变黑腐烂。夏季高温期,叶片水分蒸发量大,需水量更多,如缺水极易使叶片萎蔫,所以须经常向叶面喷水,同时保持环境湿润,但必须避免盆中积水,否则会引起根系腐烂。
切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间隔10天左右浇一次水,每次浇透即可。可根据不同地区和季节的气候差异酌情增减浇水频率。夏季或梅雨季节最好暂停浇水。
温度
生长适温为20-30℃,越冬温度为15℃。冬季夜间温度不低于5℃,白天在15℃以上,植株能继续生长,可正常浇水。夏季高温时和冬季寒冷时植株都处于休眠状态。冬夏两季气温过高(高于35摄氏度)或过低(低于五摄氏度)时植株生长速度延缓或停止生长,此时应暂时减少或停止浇水,待气温适宜时再恢复浇水频率。
施肥
可在生长期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钾的复合肥。施肥时不要将肥水溅到叶片上。施肥一般在天气晴朗的早上或傍晚进行,当天的傍晚或第二天早上浇一次透水,以冲淡土壤中残留的肥液。
修剪
平时需及时将底部干枯的叶片摘除,以免堆积导致细菌滋生。植株徒长时可通过剪掉顶端的生长点部分来控制植株高度,以维持株型的优美。剪下的顶端部分可在晾干伤口后插入沙质微潮的盆土中生根,成为新的植株。底部的茎干和枝叶可萌发更多侧芽。
繁殖
观音莲的繁殖非常便捷,通常多用扦插法。剪下健壮的侧芽,待切口晾干后插入疏松微湿的沙盘(或蛭石),置于阴凉避光处,数天至一周即可发根。也可通过播种进行繁殖。
容易混淆的品种
从外形上来说,观音莲跟凌娟有人会傻傻分不清。其实微胖小编还觉得挺好分的,观音莲叶子一般都翠绿的,叶尖的线条比较柔和。
凌娟的叶子有点灰暗的绿色,叶尖的颜色较重,线条也比观音莲硬朗些,叶片边缘的白色绒毛像锯齿状。
在搜索资料的时候,也有很多人会将黑叶观音莲跟观音莲混淆起来。多肉观音莲是景天科长生草属多肉植物。另一种观音莲又称黑叶芋,是天南星科的观音莲。需要注意的是天南星科观音莲是有*的,要避免在有儿童的家庭种植。
凌娟的叶尖线条较硬朗天南星科黑叶观音莲更多观音莲的讯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