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外侧皮神经综合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帕金森病药物控制好后,为什么还要继续吃药
TUhjnbcbe - 2025/8/2 16:46:00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出名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帕金森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随着疾病的逐渐发展,对患者生活的影响非常大。确诊为帕金森病后医生都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轻重、身体情况等综合考虑,给予合适的药物及剂量,以求用小剂量获得最大的改善效果。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用药后症状改善效果好,能否停药呢?


  对此,西安交大一附院帕金森病关爱中心陈伟教授:帕金森病用药一般不能停药。确诊为帕金森病患者通常需要终身地服用抗帕金森病的药物进行治疗。患者每天都要规律服用药物,不能随意停药、换药、减量或者漏服,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帕金森病的患者可能是由于存在神经功能的退行性病变所致。药物的作用是缓解症状,停药后症状又会出现,而且可能加快疾病进展。因此,一旦确诊帕金森病,就需要终生服药。帕金森疾病比较特殊,药物不能随便停用,或者想吃就吃,否则不仅会导致并且加重,严重了还会导致撤药综合征的发生,危害生命安全。


  帕金森病患者遵循科学合理的用药,不仅是为了有效控制症状,同时也是为了延缓疾病的进展,延迟或减少运动并发症的出现。目前临床上有复发左旋多巴类药物,补充脑内缺少的多巴胺神经递质,还有抗胆碱能药物,抑制乙酰胆碱的兴奋,使之与多巴胺水平持衡,还有很多缓释剂,各类药物起着不同的作用,基本每个帕金森病随着病情的进展,都需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涉及问题很多,因为每种药物有各自的作用,还有各自带来副作用及禁忌症,哪些药物能联合?每个药物多大的剂量等,这些都需专业的医生来指导,所以患者不要擅自加减药物。


  早期用药,细水长流、不求全效


  一旦确诊帕金森疾病以后,应尽早开始药物治疗。早期应用药物多为神经保护治疗,改善病人症状的同时延缓疾病的进展。并且可以大大延缓患者生活能力的退化,并延长其工作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种类虽然不多,但服用方法各异,每个患者的个体情况都不相同。对于其他患者有效的治疗药物,不一定适合自己。要综合考虑疾病所处的阶段、症状程度、患者的年龄、患者是否有基础疾病、患者对于药物的敏感等因素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用药方案包括用哪种药物、服药次数、服药的剂量。早期药物治疗一般采取小剂量、单药进行治疗,但也可以用优化的小剂量,进行多种药物联合应用,遵循“细水长流、不求全效”的原则。


  药物治疗一般为3~5年时间内,药效好。后随着疾病的缓慢进展,患者身体出现耐药性,药物效果下降,起效慢,药效维持时间缩短,部分患者出现运动并发症,即表现有“剂末现象”、“开关现象”、“异动症”,调药效果不佳。当帕金森病发展到这个时期,需要外科手术介入的适当时期,临床上采用脑深部电极植入术治疗,术后全面改善患者的肢体颤抖、僵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等,术后刺激稳定后,还可减少药物的服用量,进而改善减少药物副作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帕金森病药物控制好后,为什么还要继续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