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是癌症患者较为常见的症状,且往往持续数以月计,持久地损伤患者的身体、影响睡眠和心理,带来焦虑和抑郁情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过往,不少患者专注于治疗肿瘤,忽略了对癌痛的治疗,生存质量不高,随着医学的进步,这些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医院疼痛科主任阮祥才指出,患者应意识到,有效的癌痛治疗也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也有多种方法,多管齐下可帮助患者缓解癌痛。那么,有哪些手段可有效缓解癌痛?镇痛药治疗癌痛会上瘾吗?一起来了解一下——
长期忍痛不可取
大多数癌痛可缓解
这个虎年,患者陈叔(化名)心情有点沉重:自己一向对肿瘤治疗充满斗志,平时有意忽略日渐加重的背痛,想集中精力抗癌,不为疼痛分神,不吃止痛药怕上瘾。但深夜里,陈叔感到无助又脆弱:持续背痛让他辗转难眠,生理的疼痛带来了精神上的痛苦。
不少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和陈叔一样以为觉得疼痛忍一忍就过去了,其实,癌痛是有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的。
“光靠忍,这是很大的误区。”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阮祥才指出,“癌痛与急性疼痛差异很大,疼不是立刻来立刻走,癌痛是好了又复发,长年累月折磨人。”有效的癌痛治疗也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靠忍的观念应该有所更新。
阮祥才表示,长期忍痛不可取,会大大消磨患者意志力,而且不利于医生诊断,延误病情。而且,疼痛是主观感受,医生亲人都无法知晓,不同时刻疼痛体验都不同,任何医学检查和化验都无法代替疼痛者自身的感受。专家提醒,当癌痛发生时,要勇于说出来,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为后续癌症治疗提供强大的信心。
癌痛常见有三个来源:一为癌肿本身引起的疼痛,比如肿瘤对周围结构造成的压迫、侵蚀,以及肿瘤细胞本身产生的炎症反应和内分泌反应等,均容易引起疼痛,大约占七成以上;二为肿瘤治疗引起的疼痛,比如手术治疗、化疗等治疗方式带来胸部术后肋间神经痛、腰椎术后腰背痛、放化疗后神经痛等问题,大约占一成多;三是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等非肿瘤原因导致的疼痛,占比不足一成。需要注意的是,癌症患者常常合并精神和心理层面的不适,罹患癌症对患者而言是沉重的打击,同样可能导致疼痛的发生。
针对不同的疼痛原因,有相应的缓解癌痛的办法。阮祥才介绍,第一种,癌痛来源于癌肿本身的话,那么癌肿治好了,疼痛就消失了,抗癌治疗即是疼痛治疗;第二种,是手术、创伤性操作、放疗或化疗等抗肿瘤治疗引起的疼痛的话,肿瘤治好后,疼痛仍需继续治疗;第三种,非肿瘤因素所致的疼痛,也需要在肿瘤治好后继续治疗。按照以上三阶梯止痛,大多癌痛可基本缓解。
吗啡药物会上瘾?
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不用担心
目前治疗癌痛的药物分为普通止疼药和针对特定肿瘤的特定治疗药物。有的患者担心,服用吗啡类药物止痛容易成瘾,导致终身依赖。
对此,阮祥才表示,吗啡类成瘾要辩证看。用于癌痛治疗中的剂量很小,成瘾很少见。“吗啡类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有一些患者会担心,一旦用上这些止痛药物,就终身用药、停不下来。其实这是误区,一旦疼痛得到满意且稳定的控制,癌痛的病因已经去除,只要采用合适的步骤和方法逐步减量,实现停药并非难事。需要提醒的是,要避免突然停药。减药和停药必须按照规程操作,突然停药会出现严重的药物戒断综合征,因此需要通过身体逐步适应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摄入。”
癌痛很难治?非药物治疗也是手段之一
三阶梯止痛原则上可效缓解八九成的癌痛,但是还有部分病患因种种原因,无法解决疼痛问题,严重影响肿瘤治疗和生活质量。尽管这部分患者仅不到两成,但却是癌痛治疗的一个“软肋”,成为医生、患者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
阮祥才介绍,针对上述情况,医生会采用癌痛治疗的非药物治疗方法,这也是药物止痛治疗的有益补充,主要有以下几种:介入治疗、放疗、针灸、经皮穴位电刺激等物理治疗、认知-行为训练以及社会心理等,其中以介入治疗最为有效。
什么是介入治疗呢?它是指神经阻滞、神经松解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神经损毁性手术、神经刺激疗法以及射频消融术等进行的干预性治疗措施,还包括硬膜外、椎管内或神经丛阻滞等途径给药,可通过神经阻滞而有效控制癌痛,有利于减轻阿片类药物的胃肠道反应,降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
“介入治疗可以应用于难治性癌痛病症,治疗时,需要评估患者的体能状况、预期生存时间、是否存在抗肿瘤治疗指征、介入治疗适应证、潜在获益和风险等综合情况,医生评估后充分沟通,让患者主动做出是否实施治疗的决定。”阮祥才表示。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梁超仪通讯员:简文杨、戴希安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翁淑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