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就是以动脉血压的心血管综合症,高血压的诊断范围为/90mmHg。而原发性高血压60%和遗传因素因素有关,剩下的和饮食关系很大,比如长期进食高盐食物、钾离子摄入过少、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以及过度饮酒等等,小部分和精神应激、年龄、药物等有关。高血压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例如对血管、心脏、肾脏以及眼球等多个重要器官都可能造成损伤,甚至是永久性损伤。
很多患者问:夏季气温高,血压低了,可不可以停药?
先分享两个案例,夏季到了,一直按时服用降压药的李女士总是觉得大脑昏沉沉的,本以为是天气太热的缘故,本成想在走路的时候差点晕倒,检查后显示李女士血压过低。第二个案例是一样患有高血压的朱先生,他的胆子很大,几次测量血压后都正常,就擅自停药了,却在一周后发现自己血压反而更高了。看到这有人糊涂了“这吃药不是,不吃药也不是,这夏季这么长,让人怎么过啊?”
01为什么两个案例相差这么大?
一般情况下,血管由于夏季温度高会有一定程度的扩张,因此血液会有所下降,也就解释了一些人一到夏季高血压就痊愈的现象。
但也有特殊情况存在,一些人血压不降反升,可能会因为天气热心情烦躁、睡眠质量下降导致的。
还有部分人和朱先生一样,擅自停药从而引起血压飙升。因此不管在夏季血压是高了还是低了,都不要擅自停药或者增加药量,请遵医嘱。
02安稳过夏?注意这三个方面
首先,规律测压是关键。规律测量血压是决定降压药要不要调整的基础,尤其在夏季这样的特殊的季节,可以增加每日测量的血压的次数。而在量血压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人的血压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会在早上九点到十一点以及下午四点到六点出现高峰,因此建议在高峰时测量血压。
(2)每天测量血压时最好是同一时间以及同一测量部位,注意测量时要保持安静状态,比如不要外出或者吃完饭就立马测量血压。
(3)若是有血压不稳定的现象,最好在起床时、上午十点左右、下午或者傍晚以及临睡前,测量四次血压。
(4)对于血压波动大的患者,医院进行一个二十四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
再者,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调整用药。上一步就是为了这一步做准备,有了是实际数据,医生才能做出更准确的指导。确实有必要的话,医生会采取逐步减少或者增加药物的剂量,或者更改药物品种。之后的调整需要用同样的办法来监测血压5-7天,借此来评估调整方法的疗效。
最后,防止血压波动太大。除了以上办法之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重点,以下几点要注意:
1.多喝水
夏季容易缺水,若是不及时补充水分,导致血液粘稠,一样会引起血压波动。因此最好避免在中午至下午3-4点时出门,出门时建议随身携带水杯,而且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时不时喝上两口会更好。
2.适宜的温度
很多老年人对热不敏感,所以也就不会去使用电风扇、空调等降温设施,进而导致没有征兆的血压波动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
而部分年轻人喜欢把空调温度打的很低,与室外温差过大也容易引起血压波动,甚至引发意外。因此将室温保持在适宜的温度即可,比如空调温度保持在26度。
医生将这些分别告诉了林女士和朱先生,李女士表示会好好按着做,但朱先生却将心底的担忧说了出来,原来朱先生还因为害怕药物的副作用才选择停药,这样长期用药他心里没底。想必这也是很多人都担心的事情,那么刚好借这个机会和大家聊一聊:长期用药,如何减轻药物副作用?
03患者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