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外侧皮神经综合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眩晕脑科医生不一定是脑子有问题,病
TUhjnbcbe - 2025/1/3 17:21:00
白癜风要多少钱治疗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513569.html

由此前作者的关于头晕的科普,大家可以知道:头晕是很常见,但引起头晕的疾病也很多,在医学上,头晕和眩晕并不是一个概念:

1.头晕是以昏沉、不清醒、头重脚轻为主要表现的症状。眩晕则是一种天旋地转的视觉错觉。它们不是一回事!

2.人类的耳朵不仅仅是用来听声音的,还是重要的平衡器官。很多眩晕疾病就是因为耳朵里的前庭器官出了问题。

至于头晕和眩晕有什么具体的区别,眩晕和耳朵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眩晕时会感觉天旋地转,为什么眩晕时不敢睁眼……等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下方链接,作者以往的科普均有介绍。

相关链接,点击蓝色部分即可查阅:

关于“头晕”,这是您应该知道的

今天,作者为大家科普一个因为耳朵问题导致眩晕的疾病——耳石症。不过,“耳石症”只是它的“小名”,它的“学名”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什么是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听名字不难理解,这是一种良性的,打阵儿出现的眩晕。它多表现为在起床、躺下、翻身、仰头等动作时发生或动作后几秒内出现的持续时间短暂(一般几秒到一分钟不等)的“天旋地转,墙倒屋塌”,“感觉像在飞”的位置性错觉——眩晕。也有些情况下,头部在某个位置(如向某侧翻身)持续眩晕而改变体位(再向另一侧翻身或直接躺平)后短时间内可缓解。眩晕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面色发白等症状,眩晕消失后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遗留有头昏脑胀,不清醒的头晕症状。

有什么症状要考虑耳石症/BPPV?

与头的位置变化明显相关的眩晕。首先是眩晕,是天旋地转的晕,而不是昏昏沉沉的感觉。其次,眩晕出现于头的位置变化之后,如在起床、躺下、翻身、仰头等动作后出现。所以很多病人都在晚上睡觉时、起夜/起床时,夜间翻身时出现症状。眩晕持续时间短暂。耳石症引发的眩晕,一般情况下,持续时间很短,几秒钟到一分钟左右,但是也有些情况,头在某个位置时,如翻向某一侧时,会持续眩晕,但换个姿势(躺平或翻向另外一侧),眩晕会很快消失。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眩晕症状往往非常剧烈且难以接受,病人一动就会眩晕,所以很多病人会自以为眩晕是持续存在的。可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等症状。这类症状叫做自主神经伴随症状。其实很容易理解,当做过山车时会出现的问题,耳石症就有可能会出现。这两者大致是一个道理。眩晕后会遗留有头晕昏沉感觉。耳石症在眩晕消失后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遗留有头昏脑胀,不清醒的头晕症状。耳石症的眩晕发作时很短暂的,但是很多病人表达的“一直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因为在眩晕很快消失后,会遗留有头晕不清醒的感觉,病人在起床后,虽然没有了眩晕,但是会感觉昏沉,行走时感觉轻飘飘等“晕乎乎”、“不稳当”的感觉,这种症状即使在耳石症治疗后,眩晕不再出现的情况下,很多人也会持续数天。出现哪些症状就不是耳石症/BPPV了?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能引起眩晕的疾病非常多,有些疾病既急且重,如果不及时妥善地处理,遗留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都是可能的。BPPV一般只是仅仅存在与头位变化相关的短暂眩晕及眩晕引起的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等植物神经症状。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以下情况:

听力下降、听觉过敏、耳鸣耳聋等听力问题。如果耳聋、耳鸣等症状是随着眩晕一起出现的,就不能考虑是单纯的耳石症了(耳石症可以合并于其他前庭疾病,如梅尼埃病合并耳石症等),因为病变不仅影响了平衡,还累及了听力系统。当然了,在发病前即存在的耳鸣耳聋,且本次眩晕出现前后又没有明显变化,就另当别论了。肢体麻木、无力等活动及感觉障碍。耳石症的“病根”在耳朵,再怎么严重也不会引起胳膊腿的明确问题,特别是偏身的麻木无力,就更不考虑病在耳朵了,要高度怀疑是脑子的问题。不过,有些时候耳石症病人也可以因为反复头晕,病人觉得虚弱,行走不稳,轻飘无力,但没有明显的偏身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专业的神经科或耳鼻喉科的医生来进一步判断了。言语不清、表达困难。这个道理和偏身无力一样,耳朵问题不会引起言语障碍。反复眩晕的病人,特别是伴有反复呕吐的人,因为不舒服不愿意讲话或讲话时声音很低,但绝对不是不能讲话,或者讲话不清楚(大舌头),更不会有喝水、吃东西时的吞咽苦难或呛咳。如果出现,就要考虑病在脑子。行走不稳,手脚笨拙。上文说了,耳石症病人可以自觉“不稳当”“轻飘飘”,但是,一般不会像喝多了酒一样的左摇右摆,不会出现持物不稳,甚至简单地拿笔写字,拿筷吃饭都完成不了的情况,如果出现,也要考虑其他问题(共济失调)。当然喽,很多刚刚发病的耳石症,别说起床活动了,就是头稍微挪动一下都受不了,但是,如果你让他们在眩晕发作得间期去拿个东西,比如拿杯子漱口或拿纸擦嘴都不会有什么问题,而共济失调的病人就有可能无法完成这类简单动作。持续眩晕。BPPV的眩晕是“阵发性”的,并且与头位明显相关的,即头动(起躺、翻身、仰头低头等)则眩晕,数秒缓解,不动则不眩。如果头部固定不动,甚至坚持起床后仍持续的眩晕,那就很可能不是BPPV了,如果合并上述四点中的一点考虑相应问题,如果单纯持续性眩晕,需要排除前庭神经炎。如果眩晕伴随了以上情况,就极可能不是BPPV了,而是中枢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CPPV),甚至是脑血管病、脑肿瘤、脑炎或美尼尔病、前庭神经炎等其他疾病了。也是就是说,这种情况可能出现了小脑、脑干等中枢神经系统或内耳的其他问题,这里涉及很多种且不同系统,不同病因的疾病,因篇幅有限,此后作者会逐步会为大家一一介绍。

什么原因引起了耳石症/BPPV?

耳石症的具体病因,截至目前医学界并不十分明确,但是,随着人们对于此类疾病认识的提高和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引起耳石症的可能原因有:头部外伤、耳部手术、炎症、耳部其他病变(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等)、动脉硬化、血管痉挛、钙代谢异常、血糖、尿酸升高、高血脂等。更有研究表明,BPPV与骨质酥松症相关,其根本原因还是与维生素D及钙盐的代谢相关,这也就不难解释老年人发病率相对较高了。

即便如此,临床上找不到明确原因的耳石症仍然占大多数(50%-97%)。

此病为什么叫做“耳石症”?

很多人到门诊看病,被诊断耳石症时,都禁不住会问:“什么是耳石症?”“耳石症就是耳朵里有小石头?”“耳石和耳屎一样吗?”

首先,“耳石”不是“耳屎”。耳石是内耳里的一种正常结构,存在于耳朵深处(中耳)的一个叫做椭圆囊(或球囊)囊斑的地方,它在维持人的正常内耳平衡功能起到重要作用,只有它从自己的正常岗位上脱离出去瞎晃的时候,才会引起眩晕症状。如上图,就像是一把碎果仁撒在果冻上一样。耳屎(耵聍)则是耳朵靠外的外耳道里的分泌物混合着杂质形成的。所以它们不是一回事,耳屎在鼓膜外的外耳道,耳石在鼓膜内的中耳。

其次,耳石是怎么引发眩晕的症状的?

医学上通常认为是嵴帽或半规管沉石,该理论认为椭圆囊囊斑上的耳石因上述种种原因而脱落,因解剖位置的缘故多沉积于半规管中。头位变化致使耳石碎片在半规管中受重力作用而移动。因其比内耳迷路淋巴比重大,产生“拔塞效应”,使壶腹嵴发生移位,刺激前庭神经,从而产生眩晕。

如上图,这个像蜗牛的东西就是前庭耳蜗器官,那几个半圆形的管状结构就是“半规管”,管子的根部有膨大,就是“椭圆囊”和“球囊”,半规管和球囊、椭圆囊是想通的,里面充满了液体—内耳淋巴液。正常情况下耳石就应该在两个囊的某个位置,并像碎果仁一样粘在一层冻胶样结构的表层,当种种原因耳石跑到了半规管等它们不该去的地方,就会引发症状。

以上部分给医生看没有问题,而对于没有医学背景的人,根本无法理解。为了让大家方便理解,作者翻查资料,总结为“油瓶盐疙瘩说”,不足之处请指正。(疾病机制方面的问题比较复杂,此段非兴趣浓厚者请跳过,直接看治疗方法。)

打个比方,耳石在半规管(见上图)里移动就像是盐疙瘩掉到了油瓶里,头部位置的改变,就像是把油瓶上下倒转,里面的盐疙瘩就随着在油瓶里游走,它在移动的过程中,特别是到达瓶颈较细的位置时影响了油的正常的流动方向和速度(类似于注射器往里推或者往外拔——所谓的“拔塞效应”),进而影响到了油瓶里某个特殊部位(姑且认为是瓶塞的内表面)的压力而使瓶塞移动,引起症状。当盐疙瘩到达瓶底或瓶口不再移动时,影响因素解除,眩晕的症状也就明显缓解或消失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这类病人一般都是在起床,躺下或翻身的时候发生眩晕,但症状一般只是持续几秒钟,几十秒的原因了。

当然还有一种耳石症(嵴帽型),相当于盐疙瘩被系在瓶塞的内表面上(耳石粘在了半规管根部的嵴帽上了),当油瓶倒放的时候,大家安然无事,当上下倒转时,盐疙瘩对瓶塞产生持续的牵拉刺激,导致眩晕短时间内不能解除,除非你再把油瓶翻过来是这种牵拉消失。这就是一些病人在往某一侧翻身时会持续的眩晕,必须翻回来才能缓解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站立或向侧方转头(扭脸)并不引发症状,病人甚至能安全的开车,因为油瓶没有倒置,盐疙瘩还在瓶底没有动。

除此之外,盐疙瘩影响油的流动也得具备条件,那就是它得足够大。正常情况下,内耳里存在为数不少的游离耳石,但并不引起症状,因为它们不够大。就像是注射器里的活塞一样,只有它足够的大,和注射器的内管壁形成了一定的密封性,才能很好的推注或抽吸,如果太小了,这个作用就微弱了。当然如果太大了,耳石也就跑不到半规管里了。

为什么用盐疙瘩来打比方,因为BPPV是个“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如果真是这个病,相当一部分病人就是不做任何治疗,若干天后也会缓解。为什么呢?因为,盐疙瘩在油里面会融化!

耳石症/BPPV的治疗

1.耳石复位。耳石症的复位治疗,是这个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把脱离岗位的耳石通过一定顺序的头部的转动(主要是带动内耳器官的转动)而把引起症状的耳石移出半规管或嵴帽,重新回到椭圆囊等结构内,从根本上解除引起症状的问题。

目前复位治疗主要有两种具体的方法:手法复位和机器复位。

手法复位。就是医生让病人躺在治疗床上,按照一定的顺序改变头的位置,先引发头晕,然后根据头的位置及眼球震颤的方向等综合分析,判断耳石的位置,然后再按照一定的顺序转动头部,让耳石转出半规管以复位。其优势在于不需要特殊的机器,仅通过医生的手法和病人的配合即可达到治疗的目的。缺点在于:1.病人配合差。因为在头位变化时,病人的感觉是非常难受,甚至是十分恐惧的,并不是医生想让他往哪里转头他就能配合的,且转到一定的位置需要停留一段时间(几秒到几分钟不等,等待着耳石依靠重力移动到一定的位置),这个时间内,病人会有明显的眩晕症状,很多时候难以配合。2.医生难以判断眼震的方向。医生判断耳石的位置除了头的位置,还需要看眼球震颤的方向,很多时候,病人的眼震很快就消失了并且幅度较小,医生无法捕捉到有用的信息,造成判断困难(什么是眼震?在文首的链接里,作者以往的科普有介绍)。

耳石复位仪辅助复位。上图就是全自动耳石诊疗仪。许多人第一次见到都说是“像是训练飞行员的机器”。是近年来开发出来的用于耳石症复位的辅助机器。其优点是:一定程度上解决病人的不配合引起的复位不成功;在复位的过程中,病人佩戴电子眼罩,医生可以通过屏幕随时获取病人的眼震情况,即使当时看不到,还可以回放并通过程序进一步分析。缺点是复位治疗的成本较前提高,治疗费用上涨。所以该疗法可以作为手法复位操作困难的病人的一种补充性手段。2.药物治疗。

首先,任何药物都无法使耳石复位。不过耳石症有些时候和内耳的退变有关系,且一些情况下耳石症还合并一些其他的眩晕性疾病。所以在此时使用一些药物可以辅助改善症状。药物治疗的意义在于改善内耳的血液循环、调控内耳淋巴液的电解质稳态等。

正如上文中的例子里说的,“盐疙瘩”掉进了油瓶里面,如果把油瓶里的“盐分”(因为叫“耳石”,所以是钙盐)降低,盐疙瘩会不会化得更快些?(你说,在白水里搅盐化得快还是在盐水里快?)。此外,还有有专家提出BPPV与血清的维生素D水平相关,并建议以此为药物治疗的重点。

3.手术治疗。

对于那些诊断清楚,责任半规管明确(即耳石症反复出现,每次都是某个特定部位的耳石问题)的病例,专家建议,经过一年以上的正规治疗无效的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4.前庭康复训练。

前庭康复训练是一种物理疗法,通过某些姿势动作的反复强化,来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和代偿机制,并以此来提高病人的前庭功能。说白了就是通过训练来使身体适应度提高。就像是走钢丝,演员高超的的平衡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天训练的。不过,此类疗法在国内开展得很好,很专业的不是很多,如想采取此类治疗方式,可以咨询国内知医院。

关于耳石症治疗的几个小误区:

1.耳石复位以后,要尽量少动头,不然耳石容易再次脱位。

耳石症复位后,耳石由半规管被复位会椭圆囊等部位,一般情况下再次脱出的可能性就不大了,有专家建议,在初复位后,可以静坐且头前倾30°,保持15-30分钟,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刚刚复位会椭圆囊的耳石依靠重力下降到囊斑上(上图的果冻状物质),然后粘在上面。但是,没有必要时在复位后就长期的谨小慎微的不敢活动,不敢动头,因为这并不能减少耳石的复发,且极大的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2.反复耳石症发作,是不是耳石没有复上去?

耳石症的复发率本身就偏高,有研究提示,耳石症在一月内的复发率是10%,五年内的复发率约50%以上,也就是说,耳石症在几年内,大多数病人都会再发。道理也很简单,因为绝大多数的耳石症是找不到具体原因的,没有弄清楚“病根”的疾病,是很难除根的。另外,如果当时的复位没有成功,那么当时翻转头部的时候就会再次出现症状,如果眩晕症状消失,就是治疗有效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眩晕脑科医生不一定是脑子有问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