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外侧皮神经综合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关于抽动症的23个问答,家长必看
TUhjnbcbe - 2024/10/26 16:17:00
看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又称多发性抽动症。是指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男性多见,大部分患者于4~12岁之间起病。患者常存在多种共病情况,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障碍(OCD)、行为问题等。

1.什么是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又称抽动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发生于儿童期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身体的任何部位出现突发、反复快速、不自主的肌肉抽动,有的人发作时还会不自觉地发出声音等。

2.一般抽动症最早的表现是什么?

通常头面部是最早出现抽动的部位,如皱眉、眨眼、耸鼻、撅嘴等。

3.抽动障碍还会出现什么症状?

抽动障碍患者可出现甩手、跺脚、踢腿、耸肩等表现。另外,由于发声器官和膈肌的抽动,患者还会发出清嗓子声、哼哼声、鸡叫声、打嗝声等,甚至是骂人、说下流话等异常情况。

4.抽动障碍患者自己能控制抽动吗?

能,患者用意志控制可在短时间内使抽动不发作。

5.抽动障碍患者入睡时还会抽动吗?

不会,患者入睡时抽动消失。

6.抽动与抽筋一样吗?

不一样,医学上抽动指抽动症,而抽筋是民间俗语,泛指抽搐和抽动。

7.抽动障碍有哪些类型?

(1)一过性抽动障碍:常在3岁后起病,是最常见的较轻的一种类型,表现为简单的运动抽动,首发部位为面部五官的交替抽动,如挤眼、皱眉、撅嘴、龇牙、伸颈、耸肩等,患者情绪紧张或有躯体疾病时抽动加重,入睡后抽动消失。

(2)慢性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抽动:症状已经累及上、下肢、躯干,症状发生频繁,时间往往超过1年,此类型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3)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孩子常有面部轻微抽动开始渐渐波及颈、肩、上下肢、躯干可形成多部位复杂的抽动,部分出现抽动与突然冲动性动作、发声抽动与运动抽动同时存在。病程缓慢,症状反复,发作频繁,对患儿身心影响很大。

8.抽动-秽语综合征还有哪些表现?

患者除了有挤眼、撅嘴、皱眉、摇头、仰颈、提肩等症状外,还约有30%~40%的患儿因口喉部肌肉抽动而发出重复性、暴发性、无意义的单调怪声,类似犬吠声、喉鸣声、咳嗽声等,半数有秽亵言语。约85%的患儿有轻至中度行为异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焦躁不安、强迫行为、秽亵行为或破坏行为。

9.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患儿智力会受影响吗?

患儿的智力不会受影响。

10.抽动障碍发病率高吗?

抽动障碍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患病率约为1~7%,儿童是成人的5~12倍,男孩多于女孩,一般为9:1。

11.成年人有抽动障碍病吗?

抽动障碍也可发生在成年人,也是男性多于女性,一般男女比例为3~4:1,均起病于儿童期。

12.抽动障碍的病因是什么?

抽动障碍的病因目前不是很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13.社会心理因素在抽动障碍中有哪些影响?

在抽动障碍患儿中往往第一次由于严重的心理因素诱发,儿童在家庭、学校、社会遇到家长管教过严,过于挑剔苛刻,学校与家长要求超过了实际水平均可造成孩子的紧张与焦虑进而导致抽动障碍,或者受到家长、老师的惊吓、打骂等。

14.抽动障碍要治疗吗?

需要及时治疗,不建议用西药治疗,危害大,副作用大,可中医治疗。

15.抽动障碍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吗?

不会。生长发育指身体各器官的长大及功能上的成熟,抽动障碍则是一种慢性心理行为疾病。

16.抽动障碍患儿要心理治疗吗?

对抽动障碍患儿心理治疗有帮助,但更重要的是对父母的心理治疗。

17.抽动症是多动症吗?

不是,但有部分抽动症会伴有注意力不集中,短暂性任性冲动及其他情绪紊乱等。

18.抽动障碍是癫痫吗?

不是,抽动障碍与癫痫属于两种疾病,癫痫是发作性疾病,常伴有意识丧失,脑电图检查有特征性异常波,如尖波、棘波等。

19.抽动症要复诊吗?

在治疗期间应定时复诊,每月一次,确保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抽动障碍会遗传吗?

有研究证实遗传因素与抽动障碍有关,10%~60%的抽动障碍患者在其一、二级亲属中曾有人患过抽动障碍;在双胞胎中单卵双生的同患抽动障碍的有75%~90%,而双卵双生的同患抽动障碍的有8%~23%。

21.抽动症孩子能上体育课吗?

一般是能上的,但抽动症已经明显影响到学习生活状态的患儿,需休学治疗。

22.手术能治愈抽动症吗?

不能。

23.家有抽动症孩子要注意什么?

(1)不要打骂孩子,给予更多的鼓励和信心。

(2)不要强化症状,尤其在孩子抽动时要做到「视而不见」。

(3)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

(4)及时与班主任老师沟通,避免孩子在学校受到不合理的对待。

(5)注意营养,增加室外活动。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抽动症的23个问答,家长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