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外侧皮神经综合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重大项目立项将为阿尔兹海默症早诊早治带
TUhjnbcbe - 2024/8/14 17:08:00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渐进性记忆减退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罹患阿尔兹海默症不仅生活质量低,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能否将预防AD的关口前移,提前对该病进行干预?7月15日,记者从南京大医院了解到,由该院神经内科徐运教授牵头的项目“SCD转化为阿尔茨海默病新机制及其预警和干预体系的研究”成功获科技部立项,资助经费.1万元。

徐运教授接受采访

阿尔兹海默症之前,还有这两个阶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渐进性记忆减退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徐运教授介绍,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已经接近万,占全球AD患者的25%~30%,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当下最大的难题。

罹患阿尔兹海默症并非一蹴而就,据了解,在此之前有主观认知障碍(SCD)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两个阶段。“主观认知障碍也就是说患者自己能感觉到记忆力减退,比如说话前脚说了后脚忘了,钥匙丢了不知道在哪儿,早上吃了什么都忘了。”徐运教授表示,由于随着年龄增大记忆力确实会逐渐下降,出现症状后病人很难判断自己是生理性或是病理性的改变,因此也建议这部分人群尽早就医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判断,而病理性的主观认知障碍就需要进行早期干预。

除了自己可以感受到的记忆力减退,徐运教授提醒,高血压、糖尿病、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都是高危因素。“我们发现主观认知障碍人群每两年至少有37%左右的会变成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38%会变成阿尔兹海默症。”徐运教授指出,如果可以实现对主观认知障碍的早期干预,那么就有望能够减缓或阻止这部分人群向阿尔兹海默症发展。

图源视觉中国

多项研究试图摸清主观认知障碍转化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新机制

想要捕捉主观认知障碍的“预警信号”,摸清其机制其实是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徐运教授告诉记者,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AD的特征性病理—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神经元内Tau过度磷酸化及其通路的机制。然而,针对Aβ和Tau的干预一直未能成功,亟需探讨Aβ和Tau以外的新机制。“我们团队发现在经典的Aβ和Tau的病理改变之前,组成神经环路/网络最基本单位‘神经元轴突突触’的退行性病变是AD最早和最敏感的病理变化,轴突起始节结构和功能受损起主导作用,而这个异常其实是可以改变的,我们现在就在攻克这个关系。”

与此同时,徐运教授表示,该研究项目还有望从影像的角度找到新的突破口。“我们发现在早期阶段做常规的影像检查都是正常的,但是一些特殊的高级影像技术可以在所谓超早期的时候,也就是你自己感觉到认知减退的时候就发现一些异常。”徐运教授解释,这样的异常就像脑里面有电线杆一样的有环路,当发现环路异常时在脑中的某个部位能找到这个点,通过电刺激、磁刺激便能激活该处的神经元,以此来补偿已经损伤的地方。“这也可以能够让一部分病人能够缓解,不要朝阿尔兹海默症发展,这个是非常好的。”

图源视觉中国

检测试剂盒、靶点新药,多项研究有望给AD早诊早治带去曙光

记者了解到,SCD到MCI的2年平均转化率达17~37%,MCI到AD是13.4~38%,这也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主观认知障碍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人群都会转变为阿尔兹海默症,如何更精准的筛查、诊治?徐运主任介绍,基于上述研究内容,团队将制备新的分子标志物试剂盒,研发治疗AD的靶点新药,构建AD早期预警和干预体系,包括神经调控治疗、综合治疗方案等。“像检测试剂盒有验血的有验尿的,比如病人来以后我们抽点血,用不同的方法去测测一些相关的我们认为比较高危的一些基因分子、危险因素,包括比如说毒物,还有金属我们都可以测的。”

据悉,该项目成功获科技部立项后资助经费.1万元,参加单位除南京大学外还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医院、华中科技大学等多家单位。未来,AD新机制、预警和干预体系及平台等研究成果将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提供相关新技术和新理论,推动脑科学和类脑研究,促进脑健康、新药研发、大数据和智能技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吕彦霖

校对陶善工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大项目立项将为阿尔兹海默症早诊早治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