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同时患者可伴有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发病率在逐渐上升,由于起病隐匿,多数病人就诊时已为中晚期阶段。
早发型帕金森病定义为发病年龄小于40岁(也有研究以小于50岁为界),属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中青年型帕金森病发病年龄在21~40岁,青少年型帕金森病发病年龄在20岁以下。患者多有家族史,主要表现为运动症状、姿势平衡障碍、情绪障碍等。早发型帕金森病较少见,占5%~10%,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病情进展缓慢,易出现运动并发症,晚期丧失工作能力及致残。
特发性震颤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本病的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这也是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特征。
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均是两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近来有研究发现部分特发性震颤可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出现运动迟缓、僵直、静止性震颤等类似帕金森病样症状。与健康人群相比,这类特发性震颤患者未来患帕金森病的概率提高了4.27倍。30%特发性震颤患者可表现出静止性震颤,并且这类患者具有广泛的震颤分布,严重的震颤症状,较长的病程等特点。
在此列举国家名老中医、河南中医院马云枝教授治疗青年型帕金森病的病案,以飧同道。
49岁男性患者,宁夏银川人,于年2月6日以进行性头手及肢体震颤15年,嗅觉减退6年为主诉就诊。
发病经过:
患者于15年前逐渐出现头部及右手震颤,紧张及劳累后明显,由于未影响工作和生活,未予治疗。
近年来,症状逐渐加重,除头部及双手震颤外,双下肢也出现震颤,同时鼻子嗅觉功能也出现了障碍,伴心烦失眠,视力减退,腰背酸胀疼痛,夜晚小便次数增多,日常生活基本自理。
多年来曾多次医院,按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病进行治疗,由于服用美多芭及森福罗等药物出现胃肠道不适,就自行停药。
医院及中医馆服用中药,疗效一般,病情仍在加重,现已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故慕名从宁夏来到河南找马云枝教授进行治疗。
来诊时可见其慢性病容,精神一般,面容呆板,反应迟钝,行走头部前倾,双上肢摆动幅度减小,双上肢肌张力增高,舌质暗紫,苔白腻,脉弦细。
病案特点:
马云枝教授了解病情后发现,该患者年仅49岁,患病已15年余,属帕金森病中晚期,症状初始表现为特发性震颤,研究表明,部分特发性震颤患者会逐渐发展为帕金森病,该患者6年前出现嗅觉减退,已表明疾病进展为帕金森病,其虽服用美多芭等药物,但由于出现胃肠道不适,未在医生指导下停药或换药,其自行停药导致症状加重。加之患者既往20余岁时有大量抽烟饮酒史,导致疾病加速进展。
疗愈经历:
马云枝教授指出,颤证病在筋脉,与肝肾密切相关。该患者属帕金森病中晚期,年已五十,追问病史,自述年轻时有大量饮酒史,嗜食肥甘厚味,致使脾胃渐损,脾胃运化功能损害,导致肝肾气血阴精亏虚,不能濡养筋脉,筋脉失养,导致疾病逐渐加重。加之此年龄阶段肝血不足,肾精失养,五脏亏损,阴不制阳,阳亢风动,故见本病,辨病属颤证,证属肝肾阴虚,虚风内动,采用滋水涵木法,予知柏地黄汤加减。
方药如下:
知母,黄柏,熟地黄、泽泻、牡丹皮、茯苓、酒萸肉、山药、炙甘草、桑螵蛸、盐益智仁、天麻、煅珍珠母、炒僵蚕、钩藤。
方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酒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但熟地黄的用量是萸肉与山药两味之和,故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本。
配伍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均为佐药。
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再加知母、黄柏清泻相火;加桑螵蛸、盐益智仁固精缩尿,补肾助阳;加天麻、钩藤平肝风、止肢摇;加煅珍珠母重镇安神,平肝潜阳;加炒僵蚕祛风解痉。全方共奏滋补肝肾,明目息风之功。
除中药外,马云枝教授还予以小剂量美多芭同时服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患者服上药10剂后,夜尿次数明显较少,守上方再进14剂,症状明显好转。后又根据患者症状,辨证施治,用药2月后症状基本得以控制。
专家名片
马云枝教授,河南中医院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国家名老中医,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和教学40余年,据多年临证经验对帕金森病颇有见解,思想独树一帜,认为肝肾亏虚所致颤证者,辨证施治应以补益肝肾,健运脾胃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