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初,治疗糖尿病新药“西格列他钠”获我国药监局批准上市,至今已满一年。该药属于原研药,是我国重大新药创新科技支持项目,由我国自主设计、合成、筛选、开发、试验的新一代胰岛素类降糖药物,商品名“双洛平”。
糖尿病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属于“难症”,本质是人体代谢功能不可逆受损引起系列并发症,起因是葡萄糖转化为血糖后,无法由胰岛分泌的胰岛素有效搬运至细胞,人体血糖异常升高,慢慢诱发身体各类并发症,如神经系统病变、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吃得多、喝得多、小便多,体重减少。年国际糖尿病组织把病症分为两大类: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由身体免疫系统缺陷或遗传引起,约占糖尿病总数的10%,主要靠注射胰岛素生存;2型糖尿病是作死般乱吃喝诱发高血脂,出现了胰岛素不足或抵抗问题,不及时治疗会慢慢恶化,约占糖尿病类型的90%。
糖尿病至今不能治愈,但可药物控制,目前主要有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DPPIV酶抑制剂、GLP1激动剂、SGLT2抑制剂、胰岛素等,由于2型糖尿病是后天获得,且占据糖尿病例大多数,所以大部分药物,如双胍类,胰岛素,胰岛素促进、增敏或抑制类,均围绕2型糖尿病开发和运用。
过去,治疗糖尿病主要盯住“降糖”、“控糖”来研发药物,业务单一,新阶段“一专多能”的降糖药更受欢迎,如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不仅降糖,还治疗心衰;GLP1激动剂索马鲁肽,除了控糖还控体重、对付老年痴呆。未来的降糖药,“一专多能”是标配。
说到控糖、降糖,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糖的激素。
上世纪20年代,是研究糖尿病的繁荣期,科学家从猪身上提取了胰岛素,但很容易与患者不匹配而出现过敏反应。
年二甲双胍横空出世,年证实有降糖作用,作用机理是,即使胰岛素不工作了也不要紧,二甲双胍能顶上去。但该药生不逢时,当时正是降糖药争奇斗艳之时,沉寂多年,直到才被美FDA批准上市。
糖尿病患者的类型很多,二甲双胍不是万能的,后来又开发了胰岛素促泌剂、抑制剂等,即磺酰脲类、非磺酰脲类、“X列汀”、“X列净”等,但可能会引起低血糖,大小不等的副作用不少。
后来发现了胰岛素增敏剂,第一代叫曲格列酮,肝*性太大;第二代罗格列酮、吡格列酮,有了很大改观,但都是“外国户口”。我国要么只能仿制,要么用进口药,直到原研的西格列他钠问世。
西格列他钠,属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全新药物,叫PPRA全激动剂,属于胰岛素增敏剂,全球首创,也是全球最早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和最先上市的药物,不仅能控制血糖水平,还可对付脂代谢紊乱、血压异常等问题。
西格列他钠的看家本领,是围绕某种影响糖尿病的关键受体,即PPAR,发挥“一石三鸟”作用,同时激活该受体3个亚型:PPARα、PPARγ、PPARδ,它们在人体代谢综合征具有重要作用。
PPARα和脂代谢紧密联系,主要存在于肝脏中,意味着西格列他钠可对付脂肪肝问题。
PPARγ和胰岛素敏感性、炎症、脂肪水平、血压等相关,有时指标异常还可能提示肝癌。
PPARδ和免疫、胆固醇、脂肪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反映器官活跃程度。
西格列他钠历时十九年研发,年9月获上市申请受理,年8月开展和二甲双胍联用的三期临床试验,年3月应用于治疗非酒精类脂肪肝2期临床试验,年11月获我国药监局批准上市。
该药适用于控制2型糖尿病血糖,并考虑了饮食、运动等要素,单药规格16mg/片,根据病情每次2片或3片,每日1次。
临床研究显示,西格列他钠治疗24周,可让糖化血红蛋白绝对值降低1.32%—1.52%,而且与对照药向北,在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抵抗数、游离脂肪酸等指标中,均有明显优势。在安全性方面,没有严重事件报道。
但该药仍存在一些副作用,如偶发贫血、水肿等问题,而且可能对女患者的排卵有调节作用,用药需谨慎。
数据显示,西格列他钠上市一年,已有超过2万名2型糖尿病患者受益。
相信在将来,围绕“一专多能”降糖、控糖,减少各类糖尿病棘手问题,会有更多优秀国产药物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