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品胃与味蕾的建筑空间
这两处地方,分别地处城中与城外,之间并无什么关联。而之所以在某次京城商旅中同时引起了我前往的兴趣,现在想来,许是因了它们存在的意义里大抵还是有着关联——胃或味蕾。
■私家建议
【抵达】
去南新仓再方便不过了,地铁东四十条站出口便是。酒厂国际艺术区在五环以外,没有直达车。一般采用地铁加出租车的交通手段,地铁坐到望京西站出来打车基本上就是起步价,司机多数都知道怎么去。
【顺便】
南新仓一带已是所谓的休闲时尚文化街,美食和休闲时尚都能顺便兼顾。好运气的时候可以碰上南新仓举办或承展上乘展览,更可一饱眼福。
酒厂是清静的文艺之地,最好不要饿着肚子去,那里远离闹区,小卖部都罕见,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点不为过。离798不远,没去过或想故地重游的行者可以考虑兼顾。
【心态】
这两处地方都不必有特别高的期望值,也不必想象它们会和什么地方相似,怀着一颗陌生的好奇心就好,这样,这些地方浮现出的个性观感才会不期而至。
【陷落在CBD中的皇家粮仓】
在未去之前,我怎么也无法仅凭文字对南新仓的种种描述去猜想南新仓现今的存在状态。从东四十条地铁站钻出地面,狐疑更甚——六车道或八车道的通天大路,从路名看,其前身也不过是条胡同儿。城市的格局、城市的尺度,在城市的演进中也一并渐变或者突变。粮仓,在新城市格局的新语境中,又是一个怎样的符码?
未容更多假想,就在这条叫做“东门仓胡同”的大马路上生愣愣地出现了悬殊的高差,视线从摩天楼支撑的天际线迅速滑落到街心。一众形态陌生的建筑,色调深沉黯淡地静默在CBD的“深谷”中,这就是南新仓。
南新仓,是明、清两代京都储藏粮米的皇家粮仓。这座古老的院子看上去像陷落在京城CBD中的另类领地,二十多座体量庞大的矮仓房仿佛趴在地上一般,与周遭摩天楼的昂藏挺拔形成突兀而鲜明的比照。遥想昔日这等粮仓重地定是戒备森严、重兵把守,而今,院子里的多数仓房已被按照时下的审美情趣重新打点,走着貌似复古而实则意欲超前的装饰路子。
尽管场地今昔大相径庭,但粮仓现在仍没有与“粮”字脱开关系,院子已经变身为一个可以推杯换盏、饕餮美馔的时尚餐饮地,不过餐饮并不是它的全部,这样一处罕见的遗迹,当然要贴上“文化”的标签。
在这些仓房群中,有9座是有着近600年历史的“古仓廒”。明清时代,仓房被称为“廒座”。“廒”,是贮藏单位,每五间为一“廒”。作为粮食的储藏空间,仓廒的设计一定需要顾及通风、干燥、恒温等因素,所以外形看似简单的仓房实则暗藏着建筑智慧。
围着仓房细看,古仓房顶都有气窗,保证通风透气,使仓内谷物残留的水气、湿气充分蒸发以保持仓内环境干燥。仓房底部则与地面有一尺多的架空层,同样是为了通风、除湿和干燥。古仓房最突出的设计点是墙壁的厚度,为了保持恒温的环境,古仓房充分利用墙体厚度来调解不同季节的温差,底部厚1.5米,顶部厚1米,这样便能在冬季抵御寒冷而夏季抵御高温。此外,足够厚度的墙壁还是防范鸟雀虫鼠的重要屏障。
因功用特殊,建筑结构的设计和建筑材质的选择使古仓廒外观上别具一格。尤其是在早已成为CBD核心区的东直门内,在遍布钢筋混凝土构建的广厦丛林间,仍能见到青灰色的大城砖、木制的屋檐、龟裂斑驳的楠木柱……古仓廒所保有的一切,成为时空变换后今人陌生的视觉审美。
于是,餐饮、画廊、文化公司陆续在此开张,画展、派对、论坛、年会等文化、商务、公关活动亦在此间相继呈现。所有这些,都因为这个特定场地而顺理成章地贴上了“文化”的标签。
让“文化”成为一件“外衣”,将原有空间置换为商业内核,这是时下蛮多城市的“实验”,而交织其间的,总会是莫衷一是的争辩。或纯粹维持古建筑的原真性,或创新地将其活化置换出新功能,两者之间总是争端的两极。
但作为城市的访客,关注的似乎并不是这些,走在这条已然像是被打造成“文化休闲街”的古粮仓通道上,我在内心庆幸的是古粮仓竟能与CBD区共生的事实。虽然“古仓群”与CBD之间并没有太多过渡与渐变,看起来有些突兀,但这种貌似“不和谐”的存在与共生,远比夷平了重建要好很多。至少,这种“共生”是城市发展真实的印记,人们能够找到通往这座城市地理与历史的纵深空间中的某一个节点,而不仅是当下的某个华丽碎片。
【深巷中的旧瓶与新酒】
在北京五环外的北京酒厂国际艺术区对于并非身处艺术圈中的我来说,本来是没有太大吸引力的。或许是因为与那种有着诱惑味道的液体有关,它对我构成一种莫名的牵动。
在我,执意认为“酒意”是需要“空间”挥洒的,“酒意”中往往会生出些抽离现实的幻境,这跟“艺术”仿佛又有着某种相通的特质。我希望看到一个别有特质的艺术区,而非仅仅是一个由厂房空间置换出来的艺术区。
但它到底是不一样的。
没有咖啡馆、小酒吧或者时尚店,更没有挂着相机把艺术区当成景区的游览者。酒厂安静异常,过期的海报、夸张的雕塑、设计感极强的画廊或工作室门脸儿,高光点和背光面在阳光下黑白分明地对峙着,就像盘亘在厂外高速公路上车流的喧哗和厂内的安静分明地比照着一样。
但它也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
没有酒意蒸腾、意兴勃发,更没有微醺后的恣意烂漫。除了宁静,能感受到的还有精致——每一个空间,都精心地在保留原厂房的基础上体现着各自主人诉求的独特面貌,就连厂房之间的空隙地带,原来的植被也与后期的装饰恰到好处地穿插在一起,兼顾细节的同时,还在很大限度上保有了原生的灵气。这个处处砖墙暴露、貌不惊人的厂区,显然经过了充分规划和设计。
在不大的厂区里,空间布局规整划一,艺术机构相对集中。多数工作室大门紧闭,这里的工作室大都不对外展示,纯粹是主人们的创作空间。
事实上,这个艺术区与附近的中央美院和近年来名声大噪的798国际艺术区一起,构成了京城的艺术“金三角”。而酒厂艺术区却并没有生存在798盛名的阴影之下,相反,可以分明地感知这里倒像是正在悉心酿制的一坛更醇的“酒”。
酒厂里最鲜明的标志是厂区中心荷花池边上两尊酒厂质检员的石膏塑像,塑像是典型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风格,底座上镌刻的“二锅头”让人觉得亲切。有意思的是酒厂还有小半面积的厂区仍在酿酒,这个事实与“酒厂”二字形成生动的互动。
这座1975年建立的国营酒厂,曾与知名的北京红星酒厂缔结联营关系展开生产、经营和销售。在联营合作终止后,国营老厂面临着生存困境,而现在过半厂区变身为艺术区,是酒厂走出困局的一枚落子。
另一方面,周遭艺术区对发展空间的需求也使酒厂的变身成为现实。从2005年建立以来,很多东、西方著名策展人来此进行策划和执行展览,中央美院很多艺术教师则纷纷就近在园内建立自己的工作室,一些院系甚至还在此设立实验基地,这使酒厂的艺术创作逐渐呈现出主流和学院派的艺术特色。
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它是否亘古不变的至理名言?在这个“旧瓶装新酒”的酒厂厂区,改酿造和经营白酒为如今的“艺术之酒”,其内里进驻的纯学院派艺术实验或创作,能否与这个场地相扶前行也并非是短期内可以得出定论的。
与同处京东地带那个热闹的国际艺术“前厅”798相比,说酒厂艺术区藏于“深巷”毫不为过。只是,是坚守艺术还是让步于商业?对于现在的酒厂艺术区来说,做出任何决定都为时尚早。
我想,今天我所见到的酒厂艺术区,或许会是它艺术道路上一段宁静而珍贵的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