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奥托·兰克认为,人类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个体化。在追求个体化的过程中,难免经历一次次的分离,而分离使人不断产生焦虑。从这个角度上说,个体化是人们产生焦虑的源头。在奥托·兰克看来,个体化是人类发展的核心问题,这一认知恰恰是其焦虑观点的源头。奥托·兰克认为,人在一生中会经历无数次的分离,每一次分离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人生体验,而且每次分离之后,个人都能得到更大的自主机会。
我们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时,就有了第一次的分离体验——与母体的分离,在这之后,断奶、上学、结婚……但凡出现生活状态的改变,我们都要经历一次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有长有短,但都会对我们的心理产生一些影响。直至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才算完成了最后一次分离体验。所以说,分离体验是人生中无法避免的感受,奥托·兰克认为,正是这些分离使我们产生了焦虑。
当生活的环境或状态发生改变时,我们会感觉焦虑,因为我们担心这些改变会让自己失去自主性;如果拒绝发生改变,我们同样会感到焦虑,这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的力量并不足以对抗外界的力量。奥托·兰克认为,婴儿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体验到了焦虑,并将这种焦虑称作“面对生命的恐惧”。因为婴儿在母亲体内更有安全感,而脱离母体则会让他进入一种与之前截然不同的生存状态。这一观点对奥托·兰克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很多人对此存在争议。
毕竟婴儿出生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焦虑的经验,他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认知,其究竟是否具有焦虑的情绪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考量。如果将婴儿的焦虑说成潜在的而非真实存在的,或许更加具有说服力。奥托·兰克认为“人是带着恐惧诞生的”,在成长的过程中,这种天生的恐惧随着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变得外化,由此呈现出焦虑的状态。也就是说,婴儿在出生时并非不焦虑,只是焦虑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在这一点上,他与克尔恺郭尔的观点倒是有相通之处。
除了出生的恐惧,奥托·兰克认为对死亡的恐惧也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出生的恐惧来自婴儿即将成为个体的焦虑,死亡的恐惧则来自个体即将消亡的焦虑。当然,奥托·兰克对焦虑的研究都建立在正常人的基础之上,毕竟神经存在问题的人的认知能力相当有限,对自身和外界的判断能力也不够,这让他们往往对外界充满依赖性,对个体化的追求自然不如正常人高,当然也就表现不出相应的焦虑。这又恰恰印证了奥托·兰克的观点,即个体化是人类发展的核心,正是在追求个体化及不断感受分离的过程中,人们才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焦虑感。
在研究焦虑与个体化以及焦虑与分离之间的关系方面,奥托·兰克达到了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他的观点对焦虑理论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阿德勒并未对焦虑提出系统性的理论,但是他在焦虑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无人可以抹杀。可以说,他另辟蹊径,为焦虑的研究指出了更多的方向。阿德勒的思想本身就不具备很强的系统性,所以他对焦虑也没有提出一套十分系统的理论。关于焦虑问题的一些论述,包含在他那十分重要而丰富的自卑感理论中。所以说,想要深刻了解他对焦虑的认识,就要从自卑感的概念入手。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有一种生理的自卑和不安全感。这是因为,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中,人类的综合实力并不占据优势。在阿德勒看来,人类发展艺术、文化等,旨在减少自己的自卑感。婴儿降生之后,完全处于无法自理的状态中,他们是非常无助的,如果没有父母的协助,他们根本无法存活下来。一般情况下,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通过不断肯定自己的社会关系来摆脱无助的感觉,并获得更多的安全感。
但是,这个过程并不会全都如孩子所愿,他们可能会因为长相、身材、身份、地位等方面的原因,而变得自卑起来。凯特有五个兄弟姐妹,她的父母都没有正式的工作,只能靠做些零活来维持生计,因此一家人的生活十分贫苦。凯特的衣服都是很破旧的,或者是亲戚朋友送来的,或者是姐姐穿过的。在没有上学之前,凯特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因为家人穿的衣服都很旧,她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妥。
可是在上学之后,她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看着同学们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她逐渐产生了自卑感,变得不愿面对老师和同学,一段时间之后连学都不想上了。只要让她去学校上学,她就会变得焦虑不安。父母搞不懂其中的原因,以为凯特不愿学习,便不让她去学校了。在不了解凯特心理状态的情况下,她的父母便让她辍学在家,这不仅无法帮助凯特消除自卑和焦虑,还让她的心理变得更加脆弱。
阿德勒认为,从婴儿时期开始,人类就已经懂得与别人进行比较,一旦发现自己不如别人,他们就会变得忧虑。有些人能够接受现实,便不会焦虑;有些人接受不了,就会表现得焦虑。尽管人与人之间的表现不尽相同,但是最终的结果与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一个自卑的人会将自己的不足放大,由此变得更加焦虑;而自信的人会将自己的不足缩小,由此远离焦虑。从这个角度上说,自卑对焦虑的产生具有促进作用,越自卑的人,越容易出现焦虑的情况。
对于焦虑的问题,阿德勒更加